海上画家杨正新先生创作的《园林》系列作品标新立异,画面充满阳光、空气清新宜人,深远的空间,浪漫的色调,让人精神放松,心灵得到安顿。看了先生的画,顿时觉得远离烦恼,疲惫的身心得到抚慰,对物欲和奢华的追求突然有一种顿悟。观者可以发现回归简朴的生活和亲近大自然是一种至高的境界。
古典园林是时间的艺术、历史的艺术,无不蕴含着中国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庄子发展了老子的道说,提出:“虚者,心斋也。”即是说“虚”则境“空”,“虚”、“静”合一,方能获取人生的自由和逍遥。这自由和逍遥,对画家而言,就是在抒发其审美情感时,使之得以超越前人并摆脱对自然主义的摹拟,从而扫除心中既成的概念、形式及各种杂念,内心达到至上的静虚,使外界的种种诱发进入内心。惟如此,方能由必然走向自由,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想综合成一种宏观意识,并由此产生意象,从“大无”到“大有”进入“大化”的佳境,“随心所欲”的佳境,“无为而无不为”的佳境。正新先生正是在借鉴老庄等与艺术较多直接关联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同时,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寻找和表现自己迥异于他人的深切体悟,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艺术语言,用一种属于他自己的表述方式向我们讲述着他心中园林的韵味和印象。以意象的摄取,情感的具持,关切自然,呈现出被生命意识包涵与容纳的主体景观,在内在情境的延伸与拓展中表现出一个繁芜绚丽,烂漫多姿的精神世界。其画意可从“笔意”、“物意”、“人意”三个方面来解读。
一、笔意
在《园林》系列中,正新先生借用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布局,巧妙地将树木、花卉的传统图式转换为纵横交错且极富现代感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他用笔好似枪戟,刚柔相济,虚实相生,浓淡相成,举重若轻,一吐为快。体现了画家用笔对“虚”、“实”的理解。笔痕是心的痕迹,心痕是天地万物的痕迹。在随意勾勒点染间,达到了“心手合一”、“物我俱忘”的境界,既自由挥洒,又法度严谨。无法则法更严,法更全,得一法而生万法,为无法。正是探索到适合先生自己灵性之“道”——创作规律后,才获得了天马行空,自由往来,左右逢源,妙手成春。同时,不难看出正新先生对色的用心良苦,一些原本难以调和的对比色被他运用得别开生面,使用得清丽脱俗,应用得开拓出另外一番天地。充分发挥色彩的表现力,并将其穿插于整个画面中,在形成空间关系的过程中,色彩已不仅是表现画面视觉冲击的一种符号元素,并且,还作为一种营造绚丽氛围的浪漫情结渗化于画面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色彩的运用已不拘泥于点缀与装饰的意味,而是以其独立的审美内涵与其笔墨相融合了。巧用色彩,五彩斑斓中弥漫着意境的光泽,传递了画家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炽烈情感。
二、物意
正新先生什么都画,什么都与众不同,与前人不同,与今人不同,阐发自己的思想情感,强调表现客观事物的“常理”而不是“常形”。画家创作出来的物我合一的意象与真实的客观物象相比,是一种处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形态。因而,在《园林》系列中主体与客体间形成了一种紧密的情感联系,正新先生选择了一个很好的视角,由曲廊(本身即含虚实)为穿插,间隔出大的虚实关系;以假山林木之实涵泳水池之虚,又于密林之林木中置一实中涵虚的小亭,虚实相映,非常恰当的表达了庄子“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的哲学思想。寓作品于真与美,给人以新的启迪。
三、人意
正新先生讲究“意随笔发”、“无意为之”、也就是物我转换而达到意外之意的艺术效果,善于将最美丽的景色留在画面中,以典型性的造型呈现出美的恒定一面:充满张力的红色线条灿烂入目,引着一番姹紫嫣红漫撩人的景象;水墨与色彩的交织,线条繁与简的映衬,构成一种新颖的空间思维和视觉感受。纵观《园林》系列,他喜爱以“秋”为基调来表达心中的园林,在这些作品(如《醉秋》常画常新)中,“秋”总是“净美”的、热烈的,处处充满着生机的。“他把秋来喻为春”,因先生这一代人特殊的人生经历,对于人生的秋季他们会百倍珍爱的。我想,他在绘“秋景”时,总是用强烈的色彩来描绘秋天,这难道不是他对于“春”的向往吗,这是他艺术境界的升华。由此,在诗如画,话如诗的意境中,先生将那些愉悦的、明快的色彩融入于诗景、诗情中,以诗的意境去契合艺术形象的原初状态,以诗与景的紧密结合,表现在特定的“园林时空”中具有特质精神和独特风貌,呈现出一种生命勃发的焕然生机。
《园林》系列是正新先生古稀变法的一大成果,反映了清新挺拔的时代气息和生活情趣,弘扬了中国艺术精神,把握住了蓬勃的生命气息,在热烈的灿烂中寓意着祥和安宁,具有“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表现力。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善于开掘和驾驭生活与自身的情感,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在不经意间表现、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艺术理念。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